圍繞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置設施短板,宿遷市印發城鎮生活污水處置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方案》明確,計劃至2019年底,基本消除鄉村建成區黑臭水體,2021年底,有效管控合流制排水系統溢流污染,鄉村建成區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置設施空白區;鄉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較2018年提高10%以上等等。
圍繞目標,方案》明確了全面推進污水管網排查和檢測工作、全面推進污水管網改造和建設、加快生活污水處置設施建設、建立污水管網排查修復機制、做好污水收集處置設施運營維護管理、完善污水處置收費政策等九大方面工作內容。
方案》指出,純水設備保養此次城鎮污水提質增效行動重點是中心鄉村建成區范圍的鄉村生活污水處置系統,涵蓋宿豫區、宿城區、宿遷經開區、市湖濱新區和蘇宿園區城區范圍。要求2019年底基本消除鄉村建成區黑臭水體。
宿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文件
宿建發〔2019〕63號
關于印發《宿遷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置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通知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現將《宿遷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置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印發給你請認真貫徹執行。
宿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宿遷市生態環境局
宿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9年7月26日
此件公開發布)
宿遷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置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
為加快補齊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置設施短板,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生態環境部 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城鎮污水處置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通知》建城〔2019〕52號)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生態環境廳 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江蘇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置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通知》蘇建城〔2019〕220號)等,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19年底,鄉村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2021年底,純水設備保養有效管控合流制排水系統溢流污染,鄉村建成區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置設施空白區;逐步建立完善污水管網排查修復機制,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理效能;鄉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較2018年提高10%以上,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低于100mg/L鄉村生活污水處置廠該項指標較2018年提高10%以上。
二、主要任務
一)加快補齊污水收集處置設施短板
1.全面推進污水管網排查和檢測工作
各地根據《江蘇省鄉村污水管網排查評估技術導則》制定污水管網排查和檢測方案,形成分年度計劃,近期重點排查檢測旱天生活污水直排、雨天合流制溢流污染、鄉村污水處置廠進水濃度低、生活污水管網水位高有空白等問題,突出對沿河排口、暗涵內排口、沿河截流干管等的排查,查清河水地下水入滲、雨污混接錯接、污水直排等情況,形成管網排查和檢測評估演講,為實施管網改造和修復提供技術支撐。建立完善市政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實施動態更新,實現管網管理信息化、賬冊化。2019年底,建成區污水管網排查檢測任務完成30%2021年底,建成區排查檢測任務全部完成。積極與居民小區、公共建筑及企事業單位等設施權屬單位或物業代管單位及有關主管部門對接,純水設備保養由設施權屬單位、企事業單位及有關主管部門協同推進。2021年底,居民小區、公共建筑及企事業單位等內部污水管網排查檢測任務全部完成。市住建局,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2.全面推進污水管網改造和建設。
1推進存量管網修復及雨污分流改造。根據污水管網排查和檢測結果,有計劃地分片區組織實施雨污混接錯接改造、管網更新、破損管網修復改造,探索解決暗涵截污不徹底、非污水截流入管等問題,實施清污分流。對已完成雨污分流的片區“回頭看”同步推進居民小區、公共建筑和企事業單位內部管網改造,鞏固雨污分流成效,未完成雨污分流的片區加快推進雨污分流,2021年底前完成鄉村雨污分流工作。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
2加強排水源頭治理。積極推進截流系統改造,對暫不具備改造條件的地區,因地制宜通過源頭雨水減排、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加大截流倍數、設施調蓄及建設分散污水處置設施等措施,減少排水口溢流頻次和水量。大力推進海綿鄉村建設,新(改、擴)建設項目應依照海綿鄉村建設理念,加強規劃、建設、驗收全過程管控,將削減徑流和面源污染的措施有效落實到鄉村建設中。至2021年底有效管控合流制排水系統溢流污染。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
3消除管網空白區。結合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整體改造,明確污水管網建設路由、用地和處置設施建設規模,加快設施建設,2021年底消除管網空白區。2021年底,排水管網密度較2018年提高10%以上。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
4制定“一廠一策”整治方案。污水廠進水化學需氧量(COD濃度低于260mg/L或生化需氧量(BOD濃度低于100mg/L要結合服務片區管網規劃與建設,制定“一廠一策”收集系統整治方案,經科學論證后有序推進,2021年底,進水COD或BOD濃度較2018年提升10%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市水務集團)
3.進一步加快生活污水處置設施建設
1提升污水處置能力。根據城鄉生活污水處置專項規劃、鄉村排水專項規劃效果,加快生活污水處置設施建設,提升污水處置能力并做到適度超前。新建區生活污水處置設施要與鄉村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建設,至2021年底新增污水處置能力13.5萬噸;現有鄉村生活污水處置設施不能滿足需要的要加快新建、擴建或提標改造;對于鄉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置設施近期難以覆蓋的地區或管網輸送能力缺乏、進水濃度低的地區,因地制宜建設分散污水處置設施處理后達標排放。對于人口密度過大的區域、城中村等,要嚴格控制人口和企事業單位入駐,防止因排水量激增導致現有污水收集處置設施超負荷。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
2提高污泥處置能力。根據《宿遷市中心鄉村污泥處置處置專項規劃》效果,加強污泥處置處置設施建設,妥善處置通溝污泥,2020年底實現鄉村生活污水處置廠污泥永久性處置處置或資源化利用設施全覆蓋,無害化處置處置率達到100%市住建局,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3提高再生水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純水設備保養現有利用規模基礎上以每年不低于10%增長率遞增。加大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推動將鄉村生活污水處置廠再生水、分散污水處置設施尾水用于河道生態補水,推動鄉村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等優先使用再生水,節約水資源。牽頭單位:市住建局。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市水務集團)
4.進一步強化管網建設質量管控機制
堅持質量第一,嚴把管材質量關,高標準實施管網建設。鼓勵采用承插式橡膠圈接口鋼筋混凝土管、球墨鑄鐵管和實壁PE管等管材,鼓勵使用混凝土現澆或廢品檢查井,逐步改造淘汰現有的磚砌檢查井。嚴把工程質量關,加強檢查井管道接口、管道基礎、溝槽回填等關鍵節點的施工管控,推行采用閉路電視檢測、聲納檢測、電子潛望鏡檢測等管道檢測技術,純水設備保養強化管網工程驗收。加強排水管網養護、檢測與修復市場管理,探索建立排水管網檢測與修復企業名錄。依照質量終身責任追究要求,落實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五方主體責任,強化信用管理,加強失信懲戒。市住建局,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優化完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機制
5.做好污水收集處置設施運營維護管理
積極推行“廠–網–河(湖)一體化運行維護機制,探索同一污水處置廠服務片區內的管網由一個單位實施專業化養護的機制,保證生活污水收集處置設施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加強排水管網清通養護工作,定期清除積存污泥,積泥深度不應逾越管徑的1/5加強設施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的平安監督管理,督促相關責任主體建立健全相應工作制度和保障機制。督促居民小區、公共建筑和企事業單位做好內部管網維護管理,鼓勵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市場專業化公司對內部管網進行維護。市住建局,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6.逐步建立污水管網排查修復機制
逐步建立市政排水管網定期排查檢測制度,形成以5-10年為一個排查周期的長效機制。建立由設施權屬單位、企事業單位及有關主管部門協同推進的排查機制。市住建局,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7.完善排水許可管理機制
1加強鄉村生活污水接入服務和管理。依照《鄉村排水與污水處置條例》國務院令第641號)鄉村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方法》住房城鄉建設部令第21號)要求,加強污水接入管理。建立健全生活污水應接盡接制度,市政污水管網覆蓋區域,嚴禁雨污錯接混接,嚴禁生活污水直排。新建居民小區或公共建筑排水未規范接入市政排水管網的不得交付使用;市政污水管網未覆蓋的應當依法建設污水處置設施并達標排放,同時做好信息登記,市政管網鋪設到位后,立即料理排水接管和正式排水許可手續。建立健全“小散亂”規范管理制度,加強夜排檔、小型餐飲、小型醫療機構、洗車、農貿市場等經營性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污水亂接亂排直排整治,結合市場整頓和經營許可、衛生許可管理,建立聯合執法監督機制,督促整改;強化市政管網私搭亂接溯源執法,相關部門強化溯源追查和執法,對未經許可或未按要求接入的依法獎勵偷排超排等違法行為。市住建局,城管局,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督局,衛生健康委員會,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規范工業企業排水管理。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工業集聚區應當按規定建設污水集中處置設施,加強工業廢水處置。新建冶金、電鍍、化工、印染、原料藥制造等工業企業(有工業廢水處置資質且出水達到國家規范的原料藥制造企業除外)排放的含重金屬或難以生化降解的廢水,以及有關工業企業排放的高鹽廢水,一律不得接入鄉村生活污水處置設施。各地政府要組織對進入市政污水管網的工業企業進行全面排查、評估,經評估認定污染物不能被鄉村污水處置廠有效處置或可能影響鄉村污水處置廠出水水質達標的要限期退出;純水設備保養經評估可繼續接入市政污水管網的工業企業應當依法取得排污許可。工業企業排污許可內容、污水接入市政管網的位置、排水方式、主要排放污染物類型等信息應當向社會公示,接受公眾、污水處置廠運行維護單位和相關部門監督。工業廢水出水口在線監測數據應與鄉村污水處置廠實時共享,工業企業廢水逾越接管規范排放時暫停接入市政污水管網。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住建局。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
3加強施工臨時排水許可管理。施工降水或基坑排水排入市政管網的應納入管理,明確排水接口位置和去向,防止排入鄉村污水處置廠;鼓勵通過架設臨時管道的方式將水質較好的施工降水或基坑排水直接利用。市住建局,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8完善河湖水位與市政排口協調制度
加強市政排水口規劃設計與河湖防洪、水資源供給等規劃設計的銜接;合理控制河湖水體水位,妥善處置河湖水位與市政排水的關系,重點加強沿河截污管道截流井、有混接的雨水及合流制排水口改造,防止河湖水倒灌進入市政排水系統。市住建局、水利局,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9完善污水處置收費政策
依照彌補污水處置和污泥處置處置設施正常運營利息并合理盈利的原則,純水設備保養合理制定污水處置費標準,并建立與污水處置規范相適應的動態收費調整機制;全面實行差別化污水處置收費政策,提升自備水污水處置費征繳率。統籌使用污水處置費與財政補貼資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向提供服務單位支付服務費,充分保證污水處置廠運行、收集管網泵站養護及污泥處置處置設施運行資金需求。市發改委、財政局、水利局、住建局,各區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證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建立上下聯動、部門協作、多措并舉、高效有力的協調推進機制。各區根據三年行動目標要求,依照《江蘇省鄉村污水處置提質增效實施方案編制大綱》制定外地區鄉村污水處置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細化目標任務,既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形成建設和改造等工作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優化和完善體制機制,落實各項保證措施和平安防范措施,確保鄉村生活污水處置提質增效工作有序推進,取得實效。各區人民政府,市各開發區、新區、園區管委會要于2019年9月底前將三年行動實施計劃向社會公布并報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發改委備案;自2020年起,要于每年1月底前向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發改委報送上年度城鎮污水處置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進展情況。
二)加大資金投入
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已安排的污水管網建設資金要與三年行動相銜接,確保資金投入與三年行動任務相匹配。鼓勵金融機構依法依規為污水處置提質增效項目提供融資支持。研究探索規范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等質押融資擔保。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
三)堅持公眾參與社會公治
積極做好信息發布、宣傳報道、輿情引導等工作,營造共建共享共治氛圍,借助網站、新媒體、手機客戶端等多種平臺,為公眾參與發明條件。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保證群眾知情權,提高鄉村污水處置重大決策和建設項目的群眾參與度。加強社會監督,鼓勵鄉村污水處置廠向公眾開放,設立公眾舉報平臺,鼓勵群眾對鄉村黑臭水體、違法排污行為等進行監督和舉報,及時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積極營造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社會氛圍。
泗洪縣、泗陽縣、沭陽縣、洋河新區參照本實施方案,開展城鎮污水處置提質增效行動,制定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向社會公布,有關情況及時報市住建局、生態環境局、發改委。
本文由上海皙全水處理設備網提供任何人和單位不得轉載盜用”。 上海水處理設備, 純水設備 , 上海純水設備,純水設備保養
- 上一篇:環保市政行業從項目數量的角度分析 2019/8/12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