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膜產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預測2019年中國膜產業總產值將達到2200億元
近年來,國膜產業已經進入一個快速生長期,反滲透、超濾、微濾等膜技術在能源電力、有色冶金、海水淡化、給水處置、污水回用及醫藥食品等領域的工程應用規模迅速擴大,多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大型膜法給水工程、污水回用工程及海水淡化工程相繼建成。
國家大力支持、市場需求激增的大好形勢下,國膜產業已經進入一個快速生長期,膜產業總產值(膜制品、膜組件、膜附屬設備及相關工程的總值)大幅提升。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膜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演講》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膜產業總產值僅僅達227億元,2013年中國膜產業總產值達到633億元,之后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14年中國膜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膜產業總產值增長至1800億元左右。預測2019年中國膜產業總產值將達到2200億元。
2009-2019年中國膜產業總產值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膜產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膜產業總產值的增長,吸引了眾多研究機構及企業的關注,純水設備保養目前全國從事分離膜研究的院所、大學超越100家;膜制品生產企業300余家;工程公司近1000家。這些機構及企業在分離膜幾乎所有的領域都開展了工作,涉及反滲透、納濾、超濾、微濾、電滲析等單元操作或集成的膜法水處理系統,氣體混合物的膜法分離,液體混合物分離的滲透汽化膜過程,以及醫用血液透析膜等。
雖然膜企業數量已不少,但絕大多數規模較小。其中,年產值在500萬元左右的中小企業約占膜企業總數的85%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的廠家約占8%-10%年億元產值以上的企業只占4%左右。
中國膜企業產值規模區間分布占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膜企業規模小、資金短缺,導致研發能力弱,市場競爭力遠不及國外品牌。以反滲透膜為例,國外品牌占領了約85%-88%反滲透膜市場份額,其中美國陶氏化學公司和海德能公司分別占30%26%剩余的被日本東麗公司、韓國熊津等公司等占領。
中國反滲透膜市場主要企業市場份額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區域競爭格局方面,國知名膜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四個省市,合計占比高達67%北京、上海比重更是超越20%北京知名膜企業以內資特別是民營資本為主,而上海的知名膜企業以外資為主。
中國知名膜企業區域分布占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品競爭競爭格局方面,膜產品主要包括反滲透膜、納濾膜、超濾膜、微濾膜、電滲析膜、氣體分離膜、無機陶瓷膜、透氣膜等,目前在膜的總銷售中,反滲透膜所占比重最大,約為50%超濾膜、微濾膜、電滲析膜各占10%其余膜產品占20%
中國膜產品銷售收入占比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內膜企業將做大做強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國內中小型企業由于在技術、資金等方面的缺乏,隨著膜產業的不時發展壯大,行業技術不時翻新,這些企業在競爭中將逐漸處于弱勢,很可能被大型企業并購,尤其是國際大型膜企業。
因為中國有著廣闊的膜產品市場,未來國際膜企業將繼續加快對中國市場的拓展,而通過兼并重組來仍將是其實現在中國擴張戰略的主要投資方式之一,中小企業將成為潛在兼并對象之一。
面對外國大型膜企業和水務公司紛紛進入中國市場,膜企業應該加快膜企業之間、膜企業與水處置工程公司之間,以及膜企業同其它產業的大型集團間的合作。特別是上、下游企業間實行重組,以便能在水市場中做大做強,創建中國和國際知名品牌,參與國內和國際競爭。
盡管中國膜企業整體水平與國外相比還有差異,但并不是全面落后,有些企業的產品甚至超越了國外水平。國產膜目前已不是中低檔產品的代名詞,中國局部產品的性能已追趕上甚至超越了國外產品的性能。
未來,隨著國內優秀膜企業綜合實力的不時增強,并購國外企業以打開其國際市場、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將是其發展的肯定趨勢。
- 上一篇:生態環境部:關于廢止、修改局部規范性文件的公告 2019/6/25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