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河道面貌真正實現改觀 ,聯合河長制度要成為共識
河湖治理是系統性工程,沒有上下游同治、水岸同治,河道面貌就難以真正實現改觀
就在幾年前,這條省際界河的治理還是個老大難問題,下游的浙江嘉興秀洲區和我打得不可開交。談及清溪河的變化,江蘇蘇州吳江區盛澤鎮鎮級河長趙菊觀感觸挺深。過去,由于水體污染、水葫蘆泛濫、河床淤積堵塞,多年欠下的水賬”讓兩地矛盾重重。如今,得益于聯合河長制度的建立,一泓清水兩地守護,治河不分家”成為共識。
吳江地處江蘇南部,與上海、浙江相鄰,典型的江南水鄉。這里2600多條河道縱橫交織、320多個大小湖泊星羅棋布,其中不少是交界水體,治理起來難度不小。上海純水設備就拿清溪河流經的盛澤鎮來說,15條交界河流與浙江嘉興秀洲區水系相通,河湖沿岸紡織企業多達上百家。這樣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決定了只有形成治水合力,才干做好“水”文章。
河湖治理是系統性工程,沒有上下游同治、水岸同治,河道面貌就難以真正實現改觀。吳江采訪,系統性”各級河長口中的高頻詞匯。2017年4月,吳江區盛澤鎮與秀洲區新塍鎮豎起了聯合河長”公示牌,告別單兵作戰,走向協同治理。建立聯防聯治工作群,兩地河長和管理人員加入其中,定期通報治水情況;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執法人員均可到對方管轄區域參與檢查;組織聯合巡河,圍繞“一河一策”清單把脈河湖病因…發明性落實河長制的過程,拓展了治水新思路,也讓人看到許多“九龍治水”難題,終究需要靠制度創新來解決。
建章立制是形成合力的基礎,但要想推動河長制從“有名”走向“有實”關鍵還是要把制度落細、讓措施落小。清溪河沿岸巡河,兩臺開足馬力的自動打撈機器格外引人注目。以往每到夏季,水葫蘆泛濫成災,很短時間就能長滿整個河道。趙菊觀介紹,純水設備自從設立了多個這樣的自動打撈點,水葫蘆就不再成為影響水質的難題。此前,聯合河長的推動下,吳江區和秀洲區還共同啟動清淤工程,40年未被清理的河道淤泥,短短半年時間就得到處置。堅持問題導向,敢于面向棘手難題突破,一些實實在工作效果,增強了河長治水的信心,也讓老百姓看到環境的改變。
形成治水合力,也不能僅靠河長們單打獨斗。吳江,系統化的治水方案有著豐富內涵。寺西漾村的民兵營長顧玉根是清溪河的河道巡查員,手機中的巡河APP和吳江區網格化社會治理連通,一旦發現問題即可立即上報12345聯動指揮中心;清溪河河長公示牌上,河長電話號碼清晰可見,還附有二維碼供群眾掃碼舉報問題。壓實各級河長責任、動員群眾廣泛參與,凝聚治水的合力,最終形成了人人管河、人人護河”治理格局。
看到清溪河一天天變清,發自心底開心,現在休息時間都愿意來河邊走走。附近居民的真實感受,可說是清溪河治理的生動注腳。也正是嘗到合力治水的甜頭,吳江和秀洲兩地進一步深化一體化治水機制,聘任58名鎮村干部為交界河湖聯合河長。共同巡河、治河、護河的路上,跨界河長們已經踏上了新的征程。
本文由上海皙全水處理設備網提供任何人和單位不得轉載盜用”。 上海水處理設備,實驗室純水設備,純水設備 ,工業純水設備,上海純水設備,南通純水設備
- 上一篇:重慶市“一河一長”全面覆蓋 2019/1/17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