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水設備詳解:什么類型的廢水才適合用UASB技術
答:大家都不知道“什么類型的廢水適合用UA SB技術”這樣問就犯大錯了拿水來試,如果臨時(6個月以上)穩定(正負5%地保持BOD5去除率在90%左右,并且,器內污泥量增加,和有足夠量的沼氣產出。對這種水就能用UA SB處置。少談論,進實驗室去!
2三相分離器設計的主要核心是什么?角度如何根據水質及工藝參數來確定?如何防止出水帶泥花何克服浮沫問題?
答:三相分離器的關鍵(核心)就是保證:發生的污泥量大于流失的污泥量,反應器中的污泥量是增加的凡能達到此目的就是好”三相分離器,別拘泥形式,別落入“前人”桎梏。所以,說多了會增加此方面的危險,方便多說。出水帶泥不能防,不必防。浮沫不是問題,克服它干什么?
3UA SB布水系統如何設計才干讓處置效果比較好?如何設計能形成良好的自然攪拌作用?如何防止進水通過污泥床時形成溝流和死角?如今比較罕見的UA SB池底布穿孔管,然后用泵將進水抽進,請問這樣的布水方式對處置效果有何影響?
答:布水器和處置效率之間的關系不是十分明確。攪拌不是靠水力,而是靠“氣”比水輕。產氣良好的反應器可能無此問題。布水器對處理效率的影響,沒有定量的數據支持,不清楚,不敢講,想大家呢!誰有定量的數據支持的觀點?研究研究。這類布水器用起來還可以。
4顆粒污泥如何培養?據稱國內的UA SB絕大多數難以培養出處理效率比較高的顆粒污泥。
答:廢水的類型、反應器結構一旦確定,顆粒污泥不是培養進去,結果,設計和操作的產物。
意思是國內UA SB沒有顆粒污泥吧?基本同意,但不是所有的國內所有UA SB,都無顆粒污泥,知道有些UA SB很長時間內都有很好的顆粒污泥。顆粒污泥和處理效率的關系可能不是理解的那樣。厭氧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和廢水的類型、停留時間等關系更密切一些, 純水設備 和是否顆粒污泥關系不很緊密。所以,處置效率比較高的顆粒污泥。這里可能有二個目標,一是處置效率,二是顆粒污泥。
5UA SB系統的穩定運行是如何控制的覺得現在生化處置很多是靠個人的經驗控制,缺乏幼稚的方法,這是一項技術發展的障礙,如何整理出系統的控制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答:這是厭氧問題的關鍵。有些“專家”追求高負荷,能達多少多少千克(語不驚人死不休)而工程上真正的主要目標是穩定”同意現在主要是靠個人的經驗控制為主”說法。但是這就是方法的一種吧。所以,看過前年的春節晚會后,就老講:污師(污水處置工程師)巫師”靠個人的經驗來辦事)不是技術發展的障礙”技術發展的動力,目標,大家用武的舞臺。
許多場所下講自己的夢想”這里是第一次)把一個反應器的水取出來,用某種儀器一分析,就知道三天之后會出事。
最后一段,自己在此處“信口雌黃”原因,就是不愿不會編書,又沒有想當教授、專家、名人的壓力。或許,討論將來可能成為一本“著作”呢。由心而發的著”東抄西拼是編”但有朋友講:編書也是推動社會進步,貢獻多多。現在老到不太”走極端了同意!所以,才有今天的討論。不是貢獻不敢講,但敢講:這是心里話”應該貪心,進步的最原始動力,如果索要公開的資料還不能算是貪心呢。認識到何況知識和技術是要多年的積累的珍貴的經驗更是積累中的沉淀”很難得的何況,厭氧又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巫術。無密可保,放開來問。如果上一下“蘇州科技學院/科技處/科研機構”可能得到一些工程信息,注意是2001年前的內容,現在由于慣性力作用,又有幾個新工程,以后整理進去供大家“扁”
6三相分離器關鍵是那里,如何設計,請給指點一下
答:這個問題的自身就是個關鍵,關鍵之處各人看法不一, 純水設備 這樣才有了各式各樣的三相分離器”個人有幾點體會,供大家分享:
1三相分離器的功能是什么呢?A保管足夠多的活性的污泥在UA SB內部;B對污泥進行篩選。設計時要牢牢抓住主要功能,兼顧輔助功能。
2設計UA SB時就應該預先估計(設定)污泥的粒度、比重(將來的污泥是不是顆粒的并估計污泥所產的氣泡大小。
3弄清楚UA SB污泥“流失”原理。認為:流失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正常運行時(不是酸敗期、沒有急性中毒、沒有水力和負荷沖擊、流失是緩慢的災難性的結果是臨時問題的積累。污泥流失是污泥上所附的氣泡所致,當污泥和氣泡形成的團”和水流同速運動時,就要流出去了
4理論計算”重要性遠低于工程經驗和教訓,而對教訓的掌握又靠“理論”否則盲目的改進”事倍功半。
5除工藝問題外,還應抓住力學、資料、防腐、等工程問題,往往小問題引發大問題,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6造價也是大問題,過去的價格不是很正常,現在應該從設計上提高和其他技術的競爭力。
7布水系統如何設計才干布水均勻?還有是擴大單體的大小好,還是使用串并聯比較好?
答:這方面更是百花齊放”自己也有三四種方法,這個方面大家吃虧很多。還是從頭分析, 純水設備 什么是均勻(指標是什么)為什么要均勻?個人認為:
1只能是相對均勻;
2過去也談過,沒有掌握布水均勻和效果的定量關系;
3堵塞是最大問題,而均勻性最多只能是第二。后面的還有是擴大單體的大小好,還是使用串并聯比較好?內容不知所指,可進一步探討。
8污泥更新和顆粒污泥培養是如何進行的,請給以指點。
答:一般情況下,污泥不需要更新,也就是加一次就行了最起碼這是追求的工程目標。污泥填加也是一門技術,如果量小問題不大。這一年內我加了上萬噸的污泥,量變引起質變,提醒你一下。顆粒污泥的培養注意幾點:
1判斷某種水能培養出顆粒污泥,個人認為,可靠的方法:實驗室里做出來。可能沒有捷徑可走。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進行判斷,萬望請不吝賜教,如果我俱樂部”都不說真話,會很快消亡。
2什么條件下能生成顆粒污泥。也要實驗室的注意:A盡量模擬實際情況、條件。B如果你讓企業花很多的錢去滿足你條件,就離失敗很近了如果你要求工人很勤快、很有能力,離失敗就不遠了C所以,過去發過“牢騷”什么水都別用UA SB只有其他技術都不行了才用。
3如果小試勝利了還有從非顆粒到顆粒的問題,工程實踐中主要限制因素—時間,大家都是急性子(投資之后如此,投資前性子都慢)環保局也不論青紅皂白地要求“限期”所以,一般設計和調試合在一起,也應該把二者一起考慮。
9請教專家,您設計的UA SB上升流速一般控制在多少
答:設計過幾十套UA SB系統,一般在幾十厘米/小時到幾米/小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0請問,國內的UA SB設備達到設計負荷的比例是多少?聽說過國內的UA SB形成真正的顆粒化污泥的設備比例不到50%,這樣嗎?
答:前天,一位清華的博士生和我朋友聊起UA SB現狀,說:沒有好的上月咱們俱樂部”有人也指出這個問題。就婉轉了問“達到設計負荷”情況?也就是設計者自己給自己打分。國內的全面情況,小單位不太了解。但是確實看了不少,聽了不少,大家都不樂觀。個人認為原因:
1大家對UA SB期望值太高;
2對業主許諾太多,導致業主期望值過高;
3設計人員看書多,做實驗少,實驗時間缺乏夠長,什么水都敢做;
4設計的負荷太高,沒有考慮工業生產的動搖、操作水平的低下、設備的粗糙、等不利因素;
5某些環保設備廠在起哄,只考慮接工程,不考慮做好工程;
6UA SB穩定性自身就有問題, 純水設備 研究所里的同事講:UA SB就是減肥藥,誰接都要瘦一圈。所以,現在采用MICMIC比UA SB穩定性好些。
7UA SB一旦出問題,要花錢—重新投加菌種;要花時間—重新調試,所以,一出事,大家都在扯皮。正常運行的時間就不多了
還有,大家對“厭氧行”都是瞎子摸象,記得前年,國某著名厭氧專家在文章上講(并由他同事在一學術會上宣讀)做的3萬立方米深度厭氧反應器,占全國的96%幸虧我現場,說:這次的文章中(也寫了文章去湊熱鬧)就提到某廠UA SB體積就達2萬多立方米!
由此可見,大家之間信息多么不靈通。這也是參與這個“俱樂部”原因。不知道“比例”
設計了15萬立方米左右的深度厭氧反應器,達到設計目標的有60%~70%吧!主要原因:廠里沒有那么多的水。所以,最近的合同都有:達到設計水量,或把廠方輸送到污水處置廠的水處理完,即為完成合同,正常使用率在80%左右吧,有個別的廠已停產。
發生顆粒污泥可能不是工程目標吧?當然大部分臨時正常運行的高效率的UA SB都有顆粒污泥。一般也要求管理和操作人員,每周分析污泥的品相”一次。
11做過的幾個UA SB設計負荷都在10公斤左右,和書上說的國外的30公斤相去甚遠呀
答:呀!不是害我嗎!前面說了那么多的話,貌似個專家。這樣,不刪了給需要的人看看。
10公斤左右是很好的專家。實際運行在多少公斤? 純水設備 能不能給大家舉個實例,讓大家分享?謝謝了哪書上講:國外30公斤?印象是有高有低
12高濃度有機制藥廢水中含高濃度硫酸根離子是否對UA SB工藝有影響,多高的濃度有影響?
答:看到上面的問題,知道你專家。過去對我學生說過:大家的問題是對于UA SB知道太多。知道多了有害,正如你自己的判斷,國內UA SB做得不太好,看他文章(東抄西抄,甚至胡編亂造,為了職稱、學位,為了廣告)有什么利呢?走自己的路,設計的負荷在10公斤,如果能臨時穩定地運行,應該自己寫書,請和大家分享,中國是個大市場,不要怕別人也會UA SB
制藥廢水你做過實驗了嗎?水質?小試結果怎樣?硫酸根的濃度多少?估計你問:硫酸根濃度多少時影響UA SB吧?這個問題是個難題,解,但還不敢說:沒有問題了可以肯定地說:硫酸根的影響有時是很大的大到導致厭氧UA SB失敗。
13公司的處置設施即將運行,UA SB池厭氧菌也準備購置和培養,請問培養這一段時間應該注意什么問題,污水濃度控制多少適宜?
答:哈工大的一位博士問過我這個問題,記的當時的回答:像對待剛剛出生嬰兒一樣對待你UA SB這是大家應該注意的專家,UA SB文章你可能看過成百上千篇,細節盡知。如果硬逼我講點什么,就拋磚引玉:先做小試,從小試獲得可能呈現的問題,并進行解決之。 純水設備 如果在工業規模,時間又很緊的情況,壓力就大了
14根據我經驗,濃度控制是調試階段的表相”不是內核。控制負荷在污泥能承受的負荷之下。用普通厭氧(嚴格上講應該是水解)后面加好氧池處置印染廢水。因為廢水呈堿性,所以要用酸中和。但我用鈦廠的廢硫酸后,厭氧出現跑泥現象,而相同條件下用另外的酸卻不跑泥(但不知另外的酸為什么廠的廢酸,因為商業原因,原來的供酸者不提供)經化驗廢硫酸中鈦含量4.1g/l鐵含量1g/l不是鈦對厭氧菌發生毒害作用?另外的一個問題,這種情況下用什么樣的廢酸能防止對厭氧的影響。
答:不管怎樣,這個問題我看法如下:
1極可能是加廢硫酸造成的跑泥,分析原因如下:
1有硫酸根存在情況下,由于硫酸根的化學活潑性比CHO中的C高,厭氧微生物首先選擇硫酸根為電子的受體,硫酸根接受電子后生成硫化氫、硫氫酸根、硫離子,也可能生成少量的元素硫。而硫化氫、硫氫酸根是對厭氧微生物有毒的殺死或抑制了厭氧微生物生長。使厭氧污泥(微生物)物理性質發生變化,不再容易沉淀。
2也可能由于硫化氫、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污泥上附著有極小的微氣泡,使污泥漂浮。
3也可能是突然加入硫酸,微生物還沒有馴化好,使其物理性質發生變化,而不易沉淀了
2加硫酸的好處
廉價!可以在水解區去除更多的COD
3加什么酸好
有機酸(如乙酸等)最好,次之鹽酸!注意鹽酸中的氯離子也是一種有毒(對厭氧微生物)物質,不能濃度太高。
4不加酸更好
分析一下,印染廢水PH高的原因,采用生物調理的方法就更好。
15UA SB運行后,系統能長達多長時間具有穩定的去除效果?污泥是不是臨時具有高活性?
答:厭氧系統在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達到設計的污染物去除率,這段時間,一般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達到設計的去除率的同時,還必需考慮厭氧微生物(厭氧污泥)否增長? 純水設備 否達到設計的總污泥量?厭氧污泥的泥相”否向好的發展?不是穩定在一種泥相上,如顆粒污泥、絮狀污泥等等。
如果一切都到達穩定的狀態、原水的情況又沒有變化、操作也沒有變化,厭氧系統的去除污染物的效率一般可以在相對長的時間內穩定,這個時間可達幾年,甚至“永遠”如果在調試期間,只是污染物的去除率達到設計值,系統還沒有穩定,污泥還沒有達到設計的量(甚至還沒有增加)厭氧系統的去除率可能會突然下降,甚至喪失。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正常運行期間,污泥越來越少,每過一段時間就補充一次污泥,或用不停地補充。這種情況較少,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16UA SB去除率大都在池的底部,中上部的去除率不到30%工程上,否在這方面做過優化?
答:工程中發現:UA SB第一個取樣孔(離UA SB底1米)往往COD去除率已是總去除率的90%以上了這樣,可能和你說法有點區別,數據是看資料得到還是實測得到如果是工程實測值,可能是UA SB底部污泥的性能還不算太好。早上在一分鐘內能喝200毫升牛奶,但我一天不能喝288升牛奶。所以,不能簡單地把“中上部”空間看成“無用”空間。上次看到某網友講:間歇曝氣,停止曝氣時,污水和污泥不能混合了此時效果一定不好。不以為然,也回了帖子。問題可能和這個問題一樣?現在UA SB離“出滿力”還差得很遠!很遠!還不敢講“優化”認為:設計的UA SB問題不是不優”而是不穩”
17請教一下你設計的UA SB運行后一般去除率能達到多少?沼氣的方面聽說現在有能用來發電,有沒有試用過,不知你還有其它高郊利用嗎?
答:EPA T工程上做的水,都是易生物降解的水。所以,達到正常運行后,一般都在90%左右。做樣的方法:原水是全混樣(因為所有的污染都進器內了出水為清液樣(因為,這樣才準確一些)
沼氣發電我看了一些,沒有試過,原因:
1沼氣量不大時,不值得;
2發電機投資大一些;
3電費不高,所發的電和煤電、水電比沒有優勢;
4沼氣有更好的用途。1燃煤鍋爐的助燃;,2食堂用氣、廠內職工舍宿用氣;3燃氣鍋爐;4直燃式燃氣制冷機;5沼氣加熱爐;6廠內生產用燃氣爐灶。
5建議:通入鄉村商業用氣系統,歐洲這樣做的多,價值最高。中國市政是高壟斷”進入難。大家可以想辦法。
6再建議:沼氣液化,自己進入商品氣市場。
18請問馬老師對將UA SB或者ICUBF應用到抗生素廢水上與什么看法。這種廢水含鹽量高,而且含有大量生物抑制劑。另外UA SB對硫酸鹽的接受能力實際上會在什么范圍內
答:抗生素種類很多,生產工藝也很多。有些廢水就很適應于厭氧技術,最早的厭氧用戶之一,就是青霉素廠。對于某種廢水能不能用厭氧,還是那句老話,拿水在實驗室里先試。希望改變現在環保界的一個大毛病—理論分析。能力有限,但可以不停地、大專地吶喊。
含鹽量高”一種定性的說法,高低是相對“心情”而言的最好有定量的數據,讓他人自己給結論。記得碧清先生在工程實例中,提到NaCl為1~3%30000Ppm鹽,都不講是高鹽分, 純水設備 給出的就是定量的數據。同樣,大量生物抑制劑”也是定性的說法。
UA SB對硫酸鹽的接受能力確實說法混亂,且大部分書作者都是抄”生物實驗又比較難做,所里的小年輕,做人工配制的水還常“酸化”呢。如果把硫酸根列為專門的研究對象進行研究,難度不小。嘗試過好幾次了希望找到定量的結果。但總還感到信心缺乏,所以,數據從不許他發表。也沒有專門對高硫酸根的廢水進行工程實施的勝利的經驗,現在手上的二個工程,也是趕鴨子上架,被人逼著干的還在作難呢!所以,對硫酸根高的廢水,如硫酸根濃度超過500mg/l或硫酸根濃度除以COD濃度大于10%~20%都給予特殊的注意,小試穩定很長時間(超越6個月)后才敢動手實施。上面的回答可能令大家失望,沒有方法。
19厭氧中顆粒污泥的母的什么?為什么好氧形成絮狀污泥,厭氧形成顆粒污泥?
答:污泥顆粒化的目的
1提高沉降性能、防止污泥流式(絮狀污泥容易流失)堅持反應器中污泥的濃度
2產甲烷菌存在于顆粒污泥內部,產酸菌存在于外部,為產甲烷菌提供了維護層,耐負荷沖擊,抗PH變化能力。
機理:目前還沒有人研究進去為什么會發生顆粒污泥,只提出了幾種假說:
1晶核假說,和結晶過程差不多(污泥培養過程中加入鈣離子,可以加速污泥顆粒化)
2電荷中和假說,污泥帶負電,金屬離子帶正電
3胞外多聚物假說
厭氧也有絮狀污泥,關鍵我現在還沒有找到定量地描述(就是定義)什么是絮狀污泥,什么是顆粒污泥,二者之間的定量界線在什么地方。拉丁根教授就提出絮狀污泥UA SB說法,所以,也不同意 好氧形成絮狀污泥”想法。絮狀污泥不是好氧獨有,顆粒污泥也不是厭氧獨有,就見過氧化溝里形成近似顆粒的污泥,有單位就在做好氧污泥顆粒化的研究,知道一家,大家對此交流交流一下,對于好氧污泥的顆粒化,不知我人類又要怎么來解釋的上帝的杰作了所以,解釋(就是所謂的理論了和自然現象的關系,二者都重要。
20UA SB穩定運行多長時間才算成功?其效率越來越低的原因是什么?
UA SB要穩定運行6個月才干講基本成功.UA SB效率越來越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1反應器中的厭氧微生物量越來越少;
可能由于設計、操作、原水等的種種原因,造成反應器中的污泥流失,或增殖速度太慢。
2反應器中微生物的活性越來越低;
可能由于原水中有較高濃度的硫酸根、抗生素等,還可能由于溫度、PH值、機械損傷等,微生物的活性越來越低。
3其他原因。
21UA SB處置酒精廢水注意的哪些問題?
用UA SB處置酒精廢水一直是厭氧污師們理想,也有人號稱勝利了常看到聽到最近有點麻木)觀賞一些工程實例,向同行學習。過去一直不敢動手, 純水設備 最近接了幾家:12萬噸、6萬噸、2萬噸,一是想試試手,二是朋友關系不好推托。12萬噸的已調試結束,6調試已渡過最風險的階段,2萬噸在裝置。UA SB技術處理酒精廢液的要注意幾個方面:
1酒精的原料有幾種,每種原料的廢水需要注意的方面可能略有區別;
A 一般有玉米酒精、木薯酒精、地瓜干酒精、糖蜜酒精,最近又有淀粉渣酒精、植物葉桿酒精等。
B玉米酒精用DDGS多,對大廠沒有問題,對小廠問題就多了且“清液”還要處置。
C木薯酒精廢液做生物法的多,廣西的幾個家我觀賞后感到可以做得更好。生物法沒有問題,采用UA SB要注意。
D地瓜干(SWEETPOTA TO廢液呈現的最早,試用UA SB也最早,出現問題也最早。現在還是發酵罐是主力。
E糖蜜酒精廢液主要集中在華南,西北的甜菜糖已很少了糖蜜酒精廢液的生物治理工程不少,正常運行的不多。比前三者差別不小,離成功更遠。不相前面的主要是反應器技術問題,這里還有原水性質的問題。喊了十多年,飛南寧的機票也一沓了
2酒精廢液的預處理不同;
A 酒精生產一般都是采用生物法,工藝大同小異,廢液的性質主要根據原料不同而不同。
B也出現不同的生產工藝,例如,承當的12萬噸/年酒精的工程,就是新工藝(別的行業不相我環保,人人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發明出新工藝,很佩服自己的同行們由于技術失密的合同,不能在此講工藝的不同。由于固體量較低,廢水容易處置了采用UA SB和MIC技術。
C進入厭氧之前有除固體和不除固體之分。對除去固體的廢液用UA SB應更好一些。
D不除固體的廢液發生沼氣多一些,現在能源緊張優點又突出一些了
3可能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A UA SB內部的污泥含量低, 純水設備 一般低于20~30kgMLSS/m3,就不能稱為其是經典UA SB因為沒有污泥毯嗎!
B進水系統堵塞。
CUA SB底部泥砂、有機渣淤積。
DUA SB資料、結構不合理。
4不必灰心;
A 勝利的不多見,大家都還有機會勝利;
B因為是固體很多的廢液,不可能出現純液體的UA SB那樣—一點效果都沒有情況,酒精廢液處置中用UA SB總會有些效果,而且開始效果還都不錯的
22UA SB能不能培養出高效微生物?
1工程歷來沒有刻意追求過“高效微生物”也沒有使用過“高效微生物”
2高效微生物”可能是一個商業名稱,不知其具體的內容。但大家都在追求自己的微生物是高效的
3引進的菌種中,各種微生物都有,經過馴化,很可能培養進去能適應于我特種污水的菌群,但是也可能培養不出來。就好象,如果想培養會飛的人,勝利率不高。此方面,反對“人定勝天”也反對“世上無難事”
4厭氧菌增長慢,要引進大量的菌種,如果能從其它和我相似的廠,引進污泥(微生物)最好不過了
5高效微生物”聽的多,討論的多,挺感興趣的就是沒有單位或人說服我相信,也做過試驗,都沒有證明“高效”哪里。
6高效微生物如果好培養,就是產率高了污水處置中污泥也是個問題。如果產率低,銷售單位培養進去,一定用了很多的營養(或污染)一定很貴!
本文由上海皙全水處理設備網提供任何人和單位不得轉載盜用”。 上海水處理設備, 純水設備 , 上海純水設備,純水設備保養
- 上一篇:上海純水設備詳解:垃圾滲濾液中A /O+膜法技術 2019/9/19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