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洋垃圾”帶來的利與弊
提高進口門檻,把臟的差的擋在國門外
據介紹,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國開始進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體廢棄物,作為資源缺乏的補充。據原環保部提供的數據,國“洋垃圾”進口規模在90年代后迅速擴大,從90年代的450多萬噸/年增長到2016年的4500萬噸/年。
清華大學環境固體廢物控制研究所蔣建國教授也表示,國自身的巨大垃圾發生量已經給平安處置消納帶來極高難度,洋垃圾”進入更是雪上加霜。比如電子垃圾中包含1000多種不同成分,會釋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質;甚至會攜帶無色無味放射性污染物質,不易發覺,南通純水設備無害化處置難度更是逾越其他污染物質。
目前,制造業依然是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還需要大力發展和升級。因此,為了保證原料供給,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還是需要的但杜歡政也強調,必需“提高進口門檻”好的才允許進來,堅決把臟的差的有毒有害的擋在國門外。
資源再生企業多為“散亂污”
國資源再生行業還存在技術水平低下、規模小等問題。蔣建國說,以進口廢物為原料的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有不少為“散亂污”企業,污染治理能力低下,多數甚至沒有污染治理設施,加工利用中的污染排放嚴重損害當地生態環境。純水設備進口廢物主要靠人工分揀、手工拆解,其攜帶的病毒、細菌等有毒有害物質可能直接感染從業人員。
因此,國還需要提高資源再生行業的門檻,增加準入條件,如企業必需具有一定規模,進入循環產業園區集中管理,保證環保達標等。杜歡政說,對資源再生行業不能“一刀切”要“打掉”粗放的污染嚴重的小作坊。其實,資源再生行業不乏如英科、廣東金發這樣規模化、規范化的大企業或上市公司,對廢塑料等再利用,不但環保達標,而且生產的多是高端產品,提高了附加值。
根據經濟和環境利息核算來完善進口政策
杜歡政認為,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進口面臨的環保、資源兩個維度的問題。從目前的情況看,如果不進口廢塑料,就要進口石油;不進口廢鋼鐵,就要進口鐵礦石。究竟進口哪一類,環境利息會更高?比如進口廢鋼鐵與用鐵礦石來生產鋼鐵進行比擬,對其經濟和環境利息進行核算,一個一個地進行評價,再根據評價結論來完善我進口政策南通純水設備。
國也在提高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規范。原環保部會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維護控制規范—冶煉渣》等11項國家環保規范。新規范就調整了進口廢物中非危險性廢物的夾雜物指標,將廢有色金屬規范中一般夾雜物控制指標調為1%考慮廢物的品質,如進口廢五金電器中可回收利用金屬的含量由不低于廢五金電器總重量的60%提高到80%等。
其實,經過幾輪修訂,國進口廢棄物管理政策已經是比較完善和嚴格的有業內人士說,國與“洋垃圾”相關的管理部門很多,如環境、發改、商務和海關等,部門間也需建立良好的協調機制,以保證經濟和環保的雙贏。
“本文由上海皙全水處理設備網提供任何人和單位不得轉載盜用”。 上海水處理設備,實驗室純水設備,純水設備 ,工業純水設備,上海純水設備,南通純水設備
- 上一篇:生態環境的改善,黃河流域河南段已有候鳥留下來 2018/10/29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