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情況
場景提要:
2019年8月30日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年8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向大家介紹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情況,并共同回答媒體關心的問題。
匯報內容:
2019年7月10日至8月15日,8個中央生態環境維護督察組順利完成對上海、福建、海南、重慶、甘肅、青海等6個省(市)和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兩家中央企業的督察進駐工作。
截至8月25日,各督察組共受理轉辦群眾舉報18868件,被督察地方和中央企業已辦結8385件,階段辦結5403件;立案處分2362家,罰款13659.9萬元;立案偵查79件,拘留57人;約談黨政領導干部1556人,問責298人。
目前為止,已曝光典型案例16個。
近日,中央組織部組織編選的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圖書收錄了各地各部門推薦的30個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典型案例。生態環境部已在兩微、網站開設“美麗中國先鋒榜”專欄,陸續轉發。
長江經濟帶自然維護區管理評估結果—
前十名:四川臥龍、湖北五峰后河、江蘇泗洪洪澤湖濕地、湖北神農架、江蘇大豐麋鹿、貴州赤水桫欏、江西武夷山、浙江天目山、貴州梵凈山、江西九連山。
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積極準備將于9月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
提問環節:
1關于我國應對氣候變化
肯定近年來取得的效果,繼續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確保兌現對國際社會做出的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達峰和強度大幅下降的許諾。幾個數據變化:
劃重點—2017年12月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正式啟動;每年組織開展“全國低碳日”活動;謀劃“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不久后或將印發的文件:
2關于碳排放交易市場
修改完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已經有了初步建設方案,下一步是論證和加快建設。
3關于2019年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
這個會議將集中展示各方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和成效。
4關于綠色“一帶一路”建設
生態環境部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幾項舉措:
5關于極端天氣與氣候變化
全球氣候變化已經不是一個研究問題,而是觀測事實。應該增強對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緊迫性的認識,國的基礎建設還有很大的差異,應對極端氣候事件造成的損害的能力還有所欠缺。
全球都要更加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純水設備采取更加強有力的行動措施,采取更有力的合作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把這樣的風險降低到最小,把極端氣候事件帶來的影響降到低。
6關于新一輪消耗臭氧層物質(ODS專項執法行動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生態環境部直接派出11個工作組67人次,深入一線對山東、河北等11個重點省市656家涉ODS企業進行了排查。
為強化管控,生態環境部還直接派出16個工作組,對全國所有16家四氯化碳(CTC副產企業開展駐廠監督幫扶,目前駐廠已持續近2個月,派出人員228人次。
開展了2期培訓,合計培訓近150人次,向22個省增加配發36臺ODS快速檢測儀。
今年我國將以“打擊涉消耗臭氧層物質非法行為”為主題,舉辦國際維護臭氧層日紀念活動。
7關于實現2030年碳排放達峰目標
很多研究從不同角度考察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吸取其中好的建議,純水設備想強調兩個“不要低估”不要低估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實現這些目標的難度;不要低估中國政府對于落實自身許諾的堅定信心。
8關于固體廢物限制進口調整
7月1日開始將銅廢碎料、鋁廢碎料、廢鋼鐵等8個品種固體廢物從非限制進口類調整列入限制進口類。
2019年上半年,全國固體廢物進口量為728.6萬噸,同比下降28.1%其中,限制進口類固體廢物進口量為543.9萬噸,同比下降33.2%
企業環境違法率從2017年的59.9%降至2019年的9.9%
9關于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
與相關發展中國家、部門之間簽署了35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諒解備忘錄,純水設備正與10多個發展中國家商簽相關協議,累計已安排10多億元人民幣。
合作內容主要包括:
提供低碳、節能、環保設備,如LED節能燈、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太陽能路燈、電動汽車、節能空調等,提供氣象機動站和遙感微小衛星、遙感微小衛星等。
提供培訓,參與發起全球適應委員會。
10關于水源地整治工作
截至2019年8月27日,3626個問題中有3086個已完成整治,完成率為85.1%
11關于《氣候變化與土地特別演講》
演講提出減少過度消費和糧食浪費,這些現象主要還是發生在發達國家。
演講強調減少所有領域溫室氣體排放,純水設備對于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講,技術能力、資金缺口,還有怎么樣統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和確保糧食平安方面,要采取更加協同的政策。
12關于2019年1-7月平均優良天數比例下降
一方面,個別地方工作措施落實不到位;另一方面,污染排放強度仍處高位,大氣環境質量還處于“氣象影響型”階段。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依照藍天捍衛戰的要求繼續真抓實干,較真碰硬,以重點區域重污染天氣應對為重點,加大力度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和用地結構,促進環境空氣質量繼續改善。
- 上一篇:回顧鄉村水系統是如何發生的又是如何隨同著城市文明進步發展的 2019/9/3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