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供水兩大現狀與亟待解決的五大矛盾
未來方向
農民在供水方面應該享受跟城鎮供水“同質、同價、同網、同服務”四同”待遇,實現城鄉供水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既是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可缺少的局部,也是全面整合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社會總體投入,實現資源共享、資源統籌的需要。
適度規模集中供水是農村近期供水的建設方向,城鄉供水一體化是供水發展的肯定趨勢和久遠發展方向。
重點工作
1升級改造老舊管網,新建或兼并聯網小水廠形成規模水廠,提升水處理能力。杭州純水設備對初期建設的規模小、規范低的小水廠進行升級改造,新建較大規模的水廠,提質改造現有輸送管網,兼并聯網小型水廠,提升供水保證能力。發揮規模效益。
2從源頭到龍頭,提高水質監測檢測能力,提升水質保證能力和監督能力。對水源地的環境污染狀況進行維護和控制;針對局部老化落后的農村水廠,新建水處理設施,完善加藥、消毒、檢測等水處理設備;對小型集中式供水設施進行從水源到用戶的全覆蓋式水質檢測,明確檢測項目和頻率。通過多種渠道對用水戶公布水質檢測的結果,讓用水戶參與到水質檢測的過程中,強化有效監督和共治。
3進行信息化改造與管理體系建設,實時監控管理,提高供水保證率。以縣域為單位分批次對農村飲水平安工程進行信息化改造,建設建立農村飲水平安信息化管理體系,引入供水管網監測系統、智能水表、線水質監測設備等,達到水壓、水質實時監控的目的提高供水保證率。
考慮從六個方面進行改革優化探索
為進一步保證農村群眾的飲水平安,需要改變原來的舊模式,依照“城鄉一體、統籌規劃”思路,政府主導、屬地負責、企業運營、專業管護、行業監管”新模式,實現對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主要可從以下6個方面進行改革與優化:
01
機制方面
進一步夯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細化各主管部門協調配合的責任。將農村飲水平安保證納入地方黨委政府或領導班子的考核范圍。依照省區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基本原則,由政府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組織協調水利、發改、衛健、環保、財政、住建、稅務、電力等部門,明晰各部門的職責,協調并進。鄉(鎮)人民政府需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農村飲水平安工程的組織、協調和監管,協助供水管理單位做好轄區內供水設施維護等。村級配合做好村內供水設施維護、水費收繳等工作。
02
規劃方面
1以當地城鄉發展規劃為依據,打破各村、鎮行政壁壘,開展水資源整體規劃,實現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配置。政府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組織協調水利、發改、衛健、環保、財政、住建等部門,確保城鄉供水規劃以當地城鄉發展總體規劃為依據,與水功能區劃及水資源、水污染防治、生態環境維護等規劃相協調,合理確定工程布局,重點推進大水源、大水廠、大管網建設,提高區域供水水質、供水保證率和供水集約化水平。
2與鄉村振興規劃統籌考慮,對村莊進行分類,因地制宜確定技術路線。對集聚提升類村莊,推進農村供水規模化規范化發展;城郊融合類村莊,推進城鎮供水管網向周邊農村延伸,加速城中村改造;特色維護類村莊,結合產業發展和鄉村旅游,杭州純水設備合理確定供水規模和供水保證方案,提高供水保證率;搬遷撤并類村莊,限制新建和擴改建供水工程,統籌考慮擬遷入或新建村莊的供水工程建設方案。
3防止面源水污染,保證農村供水的核心前提和必要條件。減少對水資源的污染是農村供水充沛的必要條件,一方面通過有效立法及監督執行禁止工業廢水以及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以防對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統籌解決農村污水排放與處理的問題,建立一個適合農村實際的供水排水系統。
03
法律制度方面
建立完善農村飲水平安法律法規,明確農村飲水平安的法律性質、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確保農村飲水平安工作在水源平安、制水安全、供水平安、設備管網平安、服務等方面有法可依。尤其完善以下幾方面:
1健全農村飲用水水源維護制度,建立城鄉水資源開發利用聯防聯控制度。
2健全完善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制度。明確鄉鎮一級衛生防疫機構負責對農村飲用水水質進行定時觀測并制作詳細的記錄,定期發布農村飲用水水質信息。
3建立農村飲用水平安事件預警、應急制度。對可能發生飲用水平安事故的地點、事故水平等進行預測;對比較嚴重的飲用水水源污染、供水工程故障等突發事件進行及時、有效的應對。
04
資金來源方面
1一方面做好供水工程利息核算,一方面政府出資補貼或建立專項資金。對于新建農村供水工程,無論規模大小,必需要進行利息核算,按物價管理部門核定的水價合理收取水費;對于水廠維修養護和水質檢測,建議政府方面建立專項資金;對于需要提升改造的現有老舊供水工程設施,建議在各級政府財政水利發展資金里增加農村飲水平安工程支出等。
2嚴查偷水、漏水等各種不法行為,加強收繳水費的管理與監督。并且鼓勵農戶參與到供水工程的全過程管理中來,對其進行監督甚至管理,從而提升整體供水管理效率。
3用活社會資本,采用多渠道資金籌集模式實現城鄉一體化。當地政府與資金實力雄厚、運行管理經驗豐富的社會資本方合作,充分發揮社會資本方在債券發行、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股權投資等方面的優勢,整合散、小、亂的農村供水市場,以政府為責任主體、以企業為投資主體,采取一家公司運營、一張規劃實施、一個標準建設、一個模式管理的方法,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05
運營管理方面
目前,農村供水工程存在企業管理、用水合作組織管理、承包管理、用水戶管理等多種方式,管理水平整齊不齊。為保證供水平安,可以考慮以下幾種形式的運管模式:
1政府主導建設專業化供水設施管護隊伍。政府選取或者聘用一些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對農村供水工程的建設進行管理,也可以通過組織相關人員通過集中培訓方式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和綜合素質,不時強化管理和服務意識。
2政府向專業供水公司購買專業化服務,杭州純水設備實行供水設施專業化管理和維護,進一步規范水廠制度建設、設備運行、管理維護、水質監管、供水服務等,不時提高運行管理綜合水平。
3以PPP模式,引進專業社會資本如水利集團或水投集團,統一建設統一管理,采用集團分級管理的模式,即集團-分公司-水管所,以水管所作為基層管理單位,這屬于緊密型管理模式。也可采用線塊結合的方式,根據不同的區域來進行區域性管理。
06
水價機制方面
實行優惠政策,同時鼓勵節水,建議推行“兩部制”水價制度。農村供水水價機制的動身點有兩個,結合民生實際,實行優惠水價,同時鼓勵節水。探索農民定額內用水享受優惠水價、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的方法,可考慮根據《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方法》推行兩部制水價,即基本水價和計量水價相結合。按基本水價收取的基本費,用以維持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轉;計量水費實行多用多交、少用少交的原則,以利于節約用水。同時完全改變保底收費等形式,禁止自行定價調價。探索對農村生活用水和農業生產用水實行分類計價。
目前國際上很多國家都采用兩部制水價,如西班牙,由灌溉面積決定固定水價和由實際用水量決定計量水價,還采用了累進水價。國內不少省份也在推行,如湖南、安徽、蘭州等。
筆者發現近年來各地關于農村供水的政策密集出臺,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還有很多需要具化、細化的地方,這需要不斷的摸索總結。城鎮供水企業、水利水務投資集團等,水資源規劃、水環境治理、融資、工程技術、運營管理、服務等方面有一定的經驗,各地在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的過程中,不同區域,特點鮮明,形成了幾種代表性的模式。
本文由上海皙全水處理設備網提供任何人和單位不得轉載盜用”。 上海水處理設備,實驗室純水設備,純水設備 ,工業純水設備,上海純水設備,南通純水設備,杭州純水設備
- 上一篇:2019年環保行業將呈現兩極分化局面,如何抓住發展機遇 2019/4/9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