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水設備保養解析:污泥系統PA M消耗量的分析方法
很多站長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原本脫水效果良好的污泥脫水系統,突然間污泥含水率大幅增加,甚至壓出來的泥餅還帶水,直到把加藥量增加1~2倍,脫水效果才會有所改善。
今天,就以這個案例為例,簡單介紹一下污泥系統PA M消耗量的分析方法。
基本情況
這是一個大型的食品加工企業,處置水量為1200m3/d進水COD約1000mg/lSS約200mg/l經過好氧處理后,出水COD<100mg/lSS<30mg/l
雖然近期的用藥量大幅增加,但是污泥的含水率還是比較低,上海純水設備和以前污泥的含水率持平。現在PA M供應商已經連續供貨1年多,質量一直比較穩定,與以前的藥劑供應商相比,雖然單價比別人高10~15%但是用量少40~50%實際利息還是減少了40%而且PA M性能很好,脫水后污泥含水率比較低,公司準備臨時與該供應商合作。
原因分析
出現這種PA M消耗量突然增大的情況,最為罕見的原因就是污泥量發生變化或藥劑性能發生變化。針對這種情況,建議依照如下幾個方法進行分析。
1.檢查污泥量
絮凝劑PA M消耗量與整個污水系統發生的絕干污泥量有直接關系,與污泥濃度、脫水機供料泵的流量關系不大。系統發生的絕干污泥包括:進水懸浮物總量、好氧系統剩余污泥的產量、物化處置投加的化學藥劑總量等。通常情況下,處置1噸絕干污泥需要使用2.5~4.0kgPA M
這個案例中,與站長核算了近期的處置水量和水質,發現COD負荷增加了1倍,SS負荷增加1.7倍,絕干污泥量增加了1.5倍,那么絮凝劑(PA M消耗量增加了1倍,這就很正常了
2.檢查藥劑性能
PA M藥劑性能是影響藥劑消耗量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主要原因是
藥劑性能與污泥性質是否匹配
藥劑的純度是否夠高,或者比例是否穩定
由于PA M和其他化學鹽相似,都是紅色粉末,很難用肉眼識別藥劑的品質和純度。對于這個問題,需要從運行管理的角度判斷:使用的PA M否為新的批次,藥劑有無受潮變質,供應商發貨時是否發錯型號…若是這些情況,就需要請藥劑供應商到現場進行現場服務和藥劑選型。這個案例中,PA M原有批次,品質良好,排除了這方面的問題)
污泥脫水系統中,影響脫水效果和絮凝劑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污泥濃度、污泥性質、藥劑性能、藥劑投加量、污泥與藥劑的混合效果、脫水壓力和濾帶(濾布)性能等等,關于這方面案例,以后再找機會和大家交流。
- 上一篇:新舊動能轉換山東推出首個化工園區認定 2019/7/23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