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水設備解析:市政污水處置行業高速發展,如何避免運營風險
一、出水水質提標及環保從嚴監管下,污水處置企業自身運營能力滿意足當期高質量運營的規范。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
1原先污水處置廠排放規范過低有利于污染治理
國的地表水環境質量規范中依據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將地表水按功能高低依次劃分為五類,如下圖所示:
可以發現,只有水質規范在地表Ⅲ類水以上的干凈水,才可作為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即自來水廠水源地)而自來水廠在原水基礎上,純水設備生產出自來水需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共106項指標。自來水經過居民或企業使用后,發生污水。
國現行的污水處置廠如果依照一級A類標準排放,COD化學需氧量)允許排放濃度最高為50mg/L而根據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規范》Ⅳ類水COD規范限值為30mg/L這就意味著,中國污水處置廠按照一級A類排放規范處置排放的水相當于劣Ⅴ類水,而且我國目前對河流和湖泊可接納的污水排放總量沒有規定,這就導致了河流“一邊在治理,一邊在繼續被污染”尷尬局面。
2國工農業各領域污染排放遠超環境容量
國工業、農業和生活污染排放負荷大,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2294.6萬噸,氨氮排放總量為238.5萬噸,遠超環境容量。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中,仍有近十分之一(9.2%喪失水體使用功能(劣于Ⅴ類)24.6%重點湖泊(水庫)呈富營養狀態;不少流經城鎮的河流溝渠黑臭。飲用水污染事件時有發生。全國4778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較差的監測點比例為43.9%極差的比例為15.7%全國9個重要海灣中,6個水質為差或極差。
3水十條》出臺,全面打響水污染防治“攻堅戰”
當前,全國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標開始呈下降趨勢,總量卻仍保持高位。與此同時,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改善新期待越來越高。因此,2017年4月,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出臺,明確了水污染防治的新方略,以水環境維護倒逼經濟結構調整,純水設備以環保產業發展騰出環境容量,以水資源節約拓展生態空間,以水生態維護發明綠色財富。
水十條》提出的水質改善目標,需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依法治污,嚴格落實《環境維護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向水污染宣戰;二是系統治理,堅持以山水林田湖為生命共同體,市場與行政、經濟與科技手段齊發力,節水與潔水、水質與水量指標共考核。三是突出重點,將7大重點流域、9個重點河口海灣、3個重點區域、36個重點鄉村作為重中之重,以硬措施落實硬任務。
二、因進水水質超標、管網不完善、污泥處置不暢等問題致使污水廠運營效率衰減、出水水質超標,導致承擔法律責任和高額經濟損失(包括影響退稅)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進水水質超標導致企業被罰上千萬元
2015年,黑龍江國中水務公司旗下子公司收到秦皇島環保局出具的行政處罰書,因秦皇島公司第四污水處置廠出水水質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污染物排放規范,被處以1299.32萬元罰款。超標排放的原因正是因為進水水質嚴重超標。
2016年,武漢沃特科凌投資公司起訴武漢市環保局,表示不接受環保局因進水超標造成的出水超標問題而對公司進行處分,給出的理由是項目初期,雙方明確簽訂了因進水水質超標導致出水超標,公司不承擔經濟責任”免責協議。然而,最終法院判決為:協議中免責理由沒有法律依據,進水超標不能作為出水超標的免責理由。
針對這個問題,2017年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中明確要求,工業企業排放廢水必需先進行預處理,達到污水處置廠能夠接納的水平之后才可以入網。2018年4月份,生態環境部也公開表示:工業企業入網水質超標,責任屬于工業企業。這釋放了一個信號:即因為進水超標而導致污水處置廠出水水質超標,應當對污水處置廠從輕或減免處罰。但在實際情況,各省市相關政策還有區別,所以這也是污水處置企業需要注意的一個風險點。
2管網短缺及不匹配導致污水廠效率大降
污水管網系統,排水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局部,承擔著收集、輸送生活污水與工業廢水的任務,污水收集和集中處理的關鍵。由于受城市建設、經濟條件和管理方式的制約,鄉村污水管網的建設和管理一般相對滯后,集中表示在污水管網、雨污分流不徹底、設計過于激進、管網資料缺乏、管理力度不夠等問題。
例如,根據廣東省環保廳的數據:2017年以前,全省管網嚴重短缺,每萬立方米處置能力管網的里程數只有27.6公里,而全國的平均數在2016年就是36點多公里,這就導致污水處置廠進水COD實際上平均濃度只有160毫克/升的水平,而設計標準是250毫克/升。純水設備污水處置管網的不匹配使得污水處置廠的運行效率大大降低,全國很多省份和鄉村都面臨類似的問題。
3污泥處置迫在眉睫,污水廠成本大增
污水處置過程中,30%~50%COD和40%~70%有機物會轉化到污泥當中,這部分非穩定狀態的污泥很容易再次引起生物反應,對環境造成污染。耐久以來,國“重水輕泥”現象嚴重,污泥產量增長迅速。
目前我國市政污泥的產量每年遞增,而穩定化無害化處置率僅20%30%預計到2020年,市政污泥的產量將達到9000萬噸,未得到妥善處置的污泥將對環境發生巨大的威脅。而不同區域污泥泥質復雜、差異大、含砂量高等特點,也加大了污泥處置處置的難度。
和污水處置相比,污泥處置處置的投入和重視水平嚴重滯后。其中,堆肥產品無地可去、焚燒處置利息高、鄰避效應突出、填埋土地承載能力有限、全過程處置處置資源化理念缺乏,這些都成為污泥處置處置的短板和瓶頸。
而對污水處置企業來說,最直接的壓力就是污泥處置利息增加。以貴州省安順市污水處置廠為例,每天發生的污泥是20噸至30噸左右,過去將污泥運到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幾乎只花費每噸約30元的運費,如今運往環保公司后,每噸需要付處置費用約200元,雖然污水處置廠每噸只付60元,缺乏局部則由政府來處理,但每年仍將增加數十上百萬元的額外處置費用。
而在湖北宜昌,該市日產污泥約110噸,這些污泥先由宜昌市中心城區的污水處置廠進行污泥濃縮脫水,然后全部運至當地華新水泥廠焚燒處置,直接利息達到335元每噸,而隨著城區人口日益增長和污水管網日益完善,污泥產量不時提高,污泥產量已迫近水泥廠的處置能力上限,隨著水泥廠擴建污泥焚燒設備,后期污泥處置費用還將上漲。
本文由上海皙全水處理設備網提供任何人和單位不得轉載盜用”。 上海水處理設備, 純水設備 , 上海純水設備,純水設備保養
- 上一篇:連云港化工企業迎來喜訊,整改合格可復產 2019/10/18
- 下一篇:祝賀蘇州皙全純水設備有限公司年初八開工大吉 2018/2/23